新一年再啓航,受馬健行博士之邀,昨天到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放映,與系內同事及同學分享《岸》片的拍攝心得。社區放映,通常面向公眾,街頭觀影氣氛比較輕鬆。到大學放映,多了一重知識的包袱,觀影氛氛也較認真,映後談也多涉及文化議題。
馬博士是年輕學者,師承廖迪生教授,近年著手很多本土project,看過《岸》片有感,想我分享一點做「田野調查」的經驗。其實,拍電影的資料搜集,一點都不嚴謹,哪裡談得上調查呢。但想深一層,拍紀錄片需要耐性,也要求作者處理「拍攝-被拍攝」的權力關係,如何讓人自然自在地訴說自己的故事,似乎在課堂裡較難具體地討論,但也是研究者需要具備的條件,不懂人情世故,在「田野」亂打亂撞,應該什麼都「調查」不到。
我的所謂「田野調查」,只是週圍同街坊傾謁,東拼西湊,從不同人口中組織一幅圖畫,沒什麼理論支持,也較散亂。不過,與人閒談,趣味盎然,很多AMAZING的故事,是意想不到的。昨天的分享,就談到「建立關係」這一部份。「田野調查」做得越久,交情便越深,對方要找人訴心聲,便無所不談。到了拍攝後期,大家惗熟,被訪者甚至會主動致電,告知近況,像親人,也像朋友,催迫你去拍他/她,爭著做導演。現在做《岸上漁歌》社區放映,時不時都會邀請片中漁民出席,除了想老人家多走動,與社會碰碰面,心裡也想與他/她們一起成就一些東西,套用流行的講法,一齊係社區co-create一啲嘢~~很享受今次放映,各位無論在學院在田野,都一起努力就是了,共勉!
一月還有幾場社區放映活動,一些在民間,一些在學院,再從不同角度切入漁民文化,觀迎廣傳:
28/1/2018 唔幫襯地產商的聖誕 太子 TC 2 CAFE 3:30pm
https://goo.gl/pAB6zK
30/1/2018 【大專文學巡迴 | 戲遊文間】浸大站 6:30pm
https://goo.gl/kF2WNu
31/1/2018 【大專文學巡迴 | 戲遊文間】嶺大站 6:30pm
https://goo.gl/WQmhbQ